晚上,在蘇州老城區(qū)的觀前街散步,燈火琉璃,驟眼看有些象上海城隍廟,太多的人流,與想象中的有出入。即將步出觀前街時,七拐八拐走到一條巷子口,看見一處院落,黑漆木門緊閉,門前寂靜無人,一盞古老路燈撒下昏黃的光,在鬧市里猛然看到這么安靜出塵的地方,非常意外,還以為不小心踏入時光隧道,倒退了幾十年,所以,趕緊留意看看這是什么所在,原來是大名鼎鼎的《朵云軒》。知道朵云軒是緣于張愛玲的文字“年輕的人想著三十年前的月亮該是銅錢大的一個紅黃的濕暈,像朵云軒信箋上落了一滴淚珠,陳舊而迷糊。老年人回憶中的三十年前的月亮是歡愉的,比眼前的月亮大,圓,白;然而隔著三十年的辛苦路往回看,再好的月色也不免帶點凄涼”。路燈下,夜色中,呆呆看著了半天“朵云軒”三個字,不由自主也仰頭看看月亮,果真與我記憶中大、圓、白的月亮有區(qū)別,莫非已老年?因此,十分應(yīng)景地生出幾分凄涼寂寞的情緒來。
現(xiàn)在的唐寅園,雖然掛著“唐府”銅牌,但實際上,唐伯虎生前從未在此居住過。他的居住地在蘇州城北“桃花塢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的桃花塢,潦倒而死后草草葬于故居,直到去世二十年后才被一些文人資助遷移至此,F(xiàn)在園內(nèi)的建筑物也是幾百年里依據(jù)生前故居陸續(xù)仿建。園內(nèi)有他的墓地,究竟唐解元墓中落葬的是他的遺骨還是衣冠,我一點也不清楚,但這并不妨礙我在此憑吊這位“名傳萬口”的苦命才子。我想問他的是:你的才情萬人敬仰,傳奇代代傳頌,54年的歲月留下無數(shù)供后人樂道的話題,可是,你的內(nèi)心到底是枯槁還是豐田?現(xiàn)在,他的一幅真跡扇面拍價逾千萬,一個字都是傳世之寶,然而這都是死后哀榮,在潦倒不趁意的一生中,可曾有過真正的快樂?
其實,我多么希望那“點秋香、戲權(quán)貴”的傳說都是真的,因為象他這樣的一代才人,應(yīng)該擁有與生俱來的主宰能力,讓才子的一生,是輕快好運的,戲謔談笑皆文章的,超越時代遠離苦澀的,可惜都是傳說,現(xiàn)實中卻苦難太多,神話太少。
大概是為了突出體現(xiàn)唐寅園的文化氣息,園內(nèi)有些當代書法家或是愛好者,分別常駐在園內(nèi)某室中為游人題字。隨人流去某室看了,四壁滿滿掛著字,只是功底欠佳,可見被唐寅才氣熏染的時日尚淺。
怪道蘇州是才子之鄉(xiāng),路見途觀中總能感覺書卷氣,青瓦白墻的低矮建筑,小橋流水棋布,十分古雅。老城區(qū)唯一的高層建筑就是北塔報恩寺了,時間已晚,未登到頂層,在三層俯瞰,蘇州古城的風(fēng)貌盡收眼底。報恩寺乃皇家寺院,即入寺門,當然免不了敬香,求全家平安。寺里的一位出家人親手給我倆系上祈福的紅絲帶,忽然感性地說:夫妻都是前世的緣,無關(guān)身份和年齡,要好好珍惜,彼此愛護。在沒有星點思想準備下,驀然聽到他這般慈悲言語,倒讓我瞬間鼻梁發(fā)酸!皭鄄恢夭簧镀,念不一不生凈土 ”,也許他想說的是順緣,也許他想說的是修行,也許他其實想告訴我們“愛欲榮華,不可常保,皆當別離,無可樂者 ”,婚姻的存在基礎(chǔ)不是情感,而是共同的目標,因為情感不長久,而責任長久。也許他最終想說的是,心田如園,是百合還是荒草,皆自種自收非福報。
蘇州,幾個小時看下來,不知是感還是觸,反正剛邁出報恩寺的大門就病了。可能是收到的信息太深,而我能吸收的太淺,身體發(fā)出了機器故障的信息。
如果有機會,我會再去一次,僅純游,慢慢消化。
(人事行政部 吳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