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大清早點名時,我站在管網部的門口大叫:簡訊!管網部一陣嘩然,韓超主管摸著頭,無奈地說,沒什么可寫的。∥冶銢]有追要。因為我知道,他們說沒有,就是真的沒有什么可寫,逼也逼不出。如果他們有,會早早就跑來,即便我在忙著,他們也會催促我寫。
因為了解,所以理解。我在不斷地了解中,感受著管網部帶給我的精神洗禮。
還記得那年的夏天,烈日炎炎,三八崗亭那一處管道漏水,我全程跟著他們一天,泥水、汗水,混成一團,沒有中飯,只有在最短的時間內修復。我似乎已經忘記了是怎么修的,只記得當時自己心里的震撼。其他無數(shù)個日夜,我沒有親歷,確能想象那樣的辛苦和執(zhí)著。
管網部相較來說是工程公司最為辛苦和繁忙的部門,他們日夜堅守著自己的崗位,春夏秋冬,嚴寒酷暑。盡管如此,管網部的管理在工程公司來說,卻也是最為規(guī)范的部門。
不管什么時候,不管公司有什么樣的管理行為和指示,管網部是執(zhí)行最為快、最為到位的部門,即便是一點點的小事。
那天,葉總在例會上說,加班調休,有的部門超了,在合理安排工作的前提下安排調休。隨后的許多日子,我便一直接到管網部員工的調休單,甚至有些從來沒有調休過的人,也開始調休了。然而,同樣的,其他的部門行動卻比較小。我想除了忙以外,更應該是部門管理沒有足夠上心。
類似的事情數(shù)不勝數(shù),我想無論是作為員工還是管理者,首要的是工作態(tài)度,其次才是工作能力。在我們看來,他們只是普通的維修工人,在他們看來,他們是自己的管理者,他們自行管理著自己的部門,他們從來沒有說過“集體主義感”這個詞,卻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展示給大家他們較強的責任意識和集體精神。
就因為這樣,我們看到了一個公司,一個企業(yè)的形象,他們勤勞、努力,他們以廠為家,他們有高度的責任感,他們是企業(yè)精神的代表!
(工程公司 朱小英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