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韻

 新聞資訊     |      2020-06-10 11:01:45

夏天已至,溫度漸漸升高,一切都似乎變得躁動起來。偶然心閑,泡一杯清茶,翻一翻書,也是一種享受。

從小喜歡看書,向堂哥要了一整箱書,大多是歷史類的,漸漸就喜歡上了歷史。從845角一本的《文史知識》系列啟蒙,到后來漸漸接觸到的各種知識,對中華的燦爛文化有著崇高的敬意。

作為李唐故里,大秦之根的西北人,天然對盛唐的武功和文化感興趣。所謂文必秦漢,詩必盛唐。詩,是中華文化的瑰寶,更是大唐精神的精華。我喜歡大唐,不僅僅是傾服它滅國數(shù)十的赫赫武功,更是欽佩唐人進(jìn)取拼搏的精神,豁達(dá)灑脫的自信。

在唐朝詩人中,我最喜歡李白。“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fù)來”,何等的自信;“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何等的狂傲。就連我們一般印象中憂國憂民,“苦大仇深”的詩圣杜甫,也有“甫昔少年日,早充觀國賓。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的“狂妄”之語。更有王之渙的“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在我的小學(xué)生涯中作為字帖寫了六年。唐人就連寫個閨怨詩,都有“悔教夫婿覓封侯”的篇章?梢婇_拓進(jìn)取和拼搏的精神已經(jīng)深植在唐人的心中。這背后與唐人強大的國力,開放昂揚的社會風(fēng)氣是分不開的。

到了盛唐以后,中華變得越來越低伏,再難恢復(fù)秦漢的武功和大唐的榮耀了。有宋一朝似乎只有西湖的歌舞,整日吟唱 “楊柳岸曉風(fēng)殘月”。驅(qū)除韃虜?shù)拿鞒,雖恢復(fù)了漢人的衣冠,土木之變后就只能黨爭內(nèi)斗了。宋人起碼還能“天涯何處無芳草“,偶爾有“八百里分麾下炙”,而明人卻只能整日埋首于四書五經(jīng),圈禁在八股之中。雖出了個圣人王陽明,但終歸圣人只有一個,并且王陽明也是給自己帶了枷鎖的。到了咱大清,別的不說了,就拿沒了卵子的宦官來說,兩漢的宦官能遮天,宋朝的宦官能帶兵,明朝的宦官能下海,到了咱們大清,那就只能是真正的沒卵子的奴才了!

現(xiàn)今的世界格局,美國一家獨大,俄羅斯瘦馬雄風(fēng)不倒,中華民族正處于民族復(fù)興的關(guān)鍵時期。作為炎黃子孫,應(yīng)該為大漢的復(fù)興奉獻(xiàn)自己的力量。人人如龍,則國之必興。這也是王陽明心學(xué)所在。人人如龍,人人成圣,每個人必須要有強烈的進(jìn)取精神,做更好的自己。靜坐常思己之過,一日三省吾身,祖宗榮耀在前,應(yīng)帶劍四方,披荊斬棘,勇猛向前!

在張藝謀的電影《英雄》中,很喜歡陳道明飾演的秦始皇的一句臺詞:“六國算什么,寡人要率大秦的鐵騎,打下一個大大的疆土!”聽來讓人熱血沸湯,作一首打油詩,聊表助興:

赳赳老秦黑旌揚,一統(tǒng)六國祖龍殤。

驃騎飛將馳西域,大唐榮耀是吾鄉(xiāng)。

金槍銀甲冰刺骨,張弓北望射天狼。

崖山吶喊今猶在,豈敢易服見吾皇!

(項目部  陳引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