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傳承

 新聞資訊     |      2020-09-18 16:33:29

成大事要有一股倔強的勁,有倔強的勁還要有深刻的自省。這是看了《曾國藩傳》之后的感悟。

為什么要有倔強的勁?從曾國藩做京官被其他官員排斥、組建湘軍水師被多方困難阻撓、好不容易組建成了又在九江兵敗、被石達開總攻湘軍水營,火燒湘軍戰(zhàn)船一百多艘,曾國藩差點投河自盡。后來逃到江西又被地方官員彈劾等等。這一樁樁一件件常人無法忍受的挫折、磨難都被曾國藩用一個恒字堅持了下來。他一直沒有放棄,重新整頓旗鼓,最后剿滅太平軍。他自己也說自己從不是天資聰穎的人,唯有一恒能做到。人但有恒,事無不成,這種恒心和毅力,放到現(xiàn)在年輕人身上能有幾人做到?這種一根筋的倔強難道不是我們要學習的嗎?

其實從他的生平我們也能發(fā)現(xiàn),他在當時腐敗的官場上并不是左右逢源的人物,不然也不會多次被人彈劾,獨樹于林,四面樹敵。他被咸豐帝罷免在家一年也開始尋找自身原因,光有一股倔強的勁還不行,不能蠻干,不懂通融,不能與各級官員搞好關系,有時又太過剛愎自用,聽不進別人的勸告,這些都是他的不足。當初左宗棠寫信對他嚴厲斥責句句都是諍言,他卻以憤怒和沉默來回應。后來被重新啟用終于一改往日剛愎自用、通融等缺點,并且最終取得大成就。

今天的我們處在信息高度發(fā)展的時代,曾國藩也離我們越來越遠,可是精神的傳承永遠不會過時。我們現(xiàn)在的生活中、工作中無不需要古人的這種倔強的勁頭和無時無刻的自省,才能把事情做好,才能達到想要的目標。

(工程造價部  吳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