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居雜錄

 新聞資訊     |      2023-04-08 09:11:10

熹風微拂,日薄山西,車輪輾過時光,在青石板上留下一道道瑰麗的金色。小庭深院,荒街頹巷。雖破敗荒涼,可也聽得到枝頭黃葉淺吟低唱。

 垂髫之時,生活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小鄉(xiāng)村,總愛早起,只為一睹一小半時辰的新舊交替。而后,便呼朋引伴,到家后的古巷中或瘋或鬧。那時的古巷,是極熱鬧的,琳瑯滿目的小玩意兒:手搖鼓、虎頭鞋、小人書……擠擠攘攘地布滿了巷子。那時的我們,總愛追鬧著從巷口跑到巷尾,不顧光在我們身后吃力地叫囂,又將笑揉碎,灑了大片瓦黛,落了滿巷金銀。

后來的七八年啊,在城市的小床上似做了一個夢。我夢見遮陽傘的繽紛,高跟鞋叩擊著青石板的“耀武揚威”,無數的白蟻啃食著所謂的“仿古建筑”……古巷如今的繁華只是荒唐一場,醒來便消失在方才的一枕黃粱,惟留余夢。

驚慌地睜眼,只是慶幸終究是做夢,慶幸不足八九小時夢便會醒。可夢中萬物的張牙舞爪最終讓我著魔般舊地重拾。

幾小時的車程,迎接我的是一條靜謐的古巷。一陣涼風吹過,我走進古巷。走在潮濕的晚風里,聆聽著古巷均勻的呼吸。這里曾經紛雜喧擾的小店已悄然無蹤,牌匾掉了漆,朱紅化褐棕。如今,正是這錯落有致成就了古巷另一種獨具個性的美。

本以為不再有人家,可前方一絲微弱的光亮讓我迷了眼。走近,一只昳麗鮮艷的紙鳶掛在斑駁的牌匾上,匾上寫著“紙鳶”二字,筆畫清晰,恰如這古巷一般,端正秀氣。

輕叩半銹的鐵環(huán),輕推虛掩著的紫門,跨過門檻。入眼的是各式各樣活靈活現的風箏。屋內不遠處一位老人輕聲問:“姑娘要買風箏?”他清瘦矍鑠,穿著黑衫白褂,鼻梁上架著一副圓眼鏡。

我指了指墻上的一只鷹。

他笑道:“那是別人的,明日要來取,我給你現編一只吧。”

我便搬了把太師椅,坐在他旁邊。身前的紅木四方桌上整整齊齊地擺著剪刀、畫紙、素絹、竹篾。竹篾和素絹在他手中縱橫交錯,隨后逐一黏合在一起,慢慢再用剪刀剪出細微的輪廓……

不一會,一只氣宇軒昂人鷹便立在他手中。他望著那鷹,眼中什么東西在熠熠發(fā)著光。我接過這只鷹,什么東西倏爾從心頭掠過。

拿著鷹,靠在古巷的舊墻上。我仿佛聞到了胭脂香,望見刀劍菁華,看見絲綢路上的黃沙,聽見夢里輕吟的蒹葭和龍的聲響……一翁一虛室,一箏一世界,讓中華文化秉承千年,讓中華文華汲汲于心。

(客服部  陸賽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