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一去不復返

 新聞資訊     |      2011-02-11 16:05:38

    “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但是,聰明的,你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呢……”

    這是朱自清散文《匆匆》開篇一段話。

    我始終認為,人的鑒賞和品味取向是與生俱來的。比如我,第一次接觸朱自清文章起,對他的文筆就十分排斥,當年我只是一個四年級的小學生,何談閱讀品味?似乎天生就不喜歡他的表達方式。這種抵觸至今沒有改變,今天的我仍然如此,只要一見“朱自清”三個字,會立即合上書頁。不過,我欣賞這段話。

    對于這樣一位聲名斐揚、著作等身的學者,我只喜歡他這兩句,無非是因為僅此兩句讓我共鳴而已:“…聰明的,你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么會一去不復返?”

    日子消逝的速度象翻書一樣快,讓我驚心。春節(jié)期間的閑暇時光里,回想過去的春節(jié)和彼時的境遇,發(fā)現(xiàn)我經常分不清某事情發(fā)生在哪一年。很多事,仿佛近在眼前,認真追憶時,卻發(fā)覺已相隔經年,這讓我對一去不復返的時光產生了從未有過的悲憫,一半感嘆,一半驚。

    尤其是最近幾年。我整理了以前的照片,第二屆春節(jié)聯(lián)歡會是在2006年。那是第一次在聯(lián)歡后舉行全體會餐,我們沒有足夠經驗,晚會前幾天,每天加班到半夜,盡管如此,席卡中還是漏了兩個人,那兩位同事滿場找不到自己的座位,十分惱火……,此事象是發(fā)生在昨天,實則已過去5年。再看那天的照片,大家年輕得一副傻模樣。

    有一首歌《only time》(惟有時光),非常值得一聽。歌詞說:誰能說出,道路伸向何方?歲月流逝何處?唯有時光。又有誰能說出,是否愛之成長,如心之所愿?唯有時光……

    夏總在他2009年的工作總結中說:“一個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愧……”,這是保爾柯察金的話,聽他在總結會上引用,感覺用意尤其深遠。

    光陰流逝這么快,我感嘆無力留住歲月,于是,我常常自問:我悔恨嗎?我羞愧嗎?沒有,沒有,我沒有。那么,那些一去不復返的每一天,總算是充實的,富有意義的,值得回味的,

    時光的意義既在于此:不為人駐足,不為事停留,如何度過,你有全權選擇。(人事行政部  吳銘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