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公司團委組織了一場關于“學歷與能力”的辯論賽,我現(xiàn)場觀看了這場辯論賽。面對辯論雙方提出的一個個觀點,腦袋中不自覺地就會冒出很多自己的觀點,設想自己如果站在臺上,我該如何反駁他們的觀點,論證自己的觀點。辯論賽結束后,我對學歷與能力的關系做了進一步的思考。我們學習,我們在學校中待了那么多年,我們獲得了現(xiàn)有的學歷,最終的目的是什么?有的人想繼續(xù)深造,獲得更高的學歷,又是為了什么?
有能力的人很自然地會受到所有領導的青睞,高學歷的人會令很多人羨慕,得到很多人的稱贊。在多數(shù)人看來高學歷就意味著高能力、高智慧、高智商,事實上大部分情況下確實如此,但是,我們最終要看的是這些人運用他們的所學為社會、為家庭做出貢獻了嗎?他們在求學過程中那股追求更好、追求答案、追求解決辦法的精神是否在以后的人生中也一直得以延續(xù)呢?如果僅在求學過程中表現(xiàn)優(yōu)秀,付出努力,在以后的生活中期待這段經(jīng)歷或這紙文憑能給你帶來什么的話,那么得到的只能是最初的虛幻印象,直至慢慢失望。
針對“學歷與能力”哪個更重要的話題,個人的觀點是:學歷本身并不能說明什么,也根本無所謂重不重要,看重學歷的人們看到的是高學歷背后可能意味的高能力,從而可能帶來的高回報。一般情況下,高學歷的人具備較高的綜合素質,能夠帶來較好的影響和較好的工作效果,具有更強的學習能力和接受能力,但并不必然地具備某一方面很高的能力。高能力一般是針對某一方面而言,如位居領導,能帶領下屬完成各項指標就算是具有優(yōu)秀的領導能力;如是一名技術人員,確保自己經(jīng)手的項目不出現(xiàn)技術上的差錯就可算一個有能力的人;如你是一名客服人員,每天能面對微笑辦理好各項業(yè)務,解決客戶反應的問題,那也可算是有能力的人……
在目前社會環(huán)境下,獲得一定程度的學歷是必要的,求學的經(jīng)歷將會令一個人接受較為系統(tǒng)的學習和鍛煉,這個過程相當于打基礎,基礎扎得牢才站得穩(wěn)。如果這個學歷是具備真材實料的,那么今后具備高能力將是一種必然,我認為能力任何時候都是最重要的。
然而世事瞬息萬變,能力也在追求適應性和綜合性,現(xiàn)代社會要求的是有專一性的綜合性人才,那么我們就要順應潮流之必然,首先從學歷起步,在這過程中及求學之后都不斷地加強我們的能力,最終我們要達到的就是適應,就是提供貢獻社會所需要的,獲得我們所需要的,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美好。
(人事行政部 徐書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