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羔羊跪乳,便有父母!孝,善事父母者也。從老省,從子,子承老也!”是的,人生而知之,沒有人不曉之理,只有自己違理而為之!
有的人說自己很固執(zhí),是無法改變的,這只能是在氣頭上的氣話,不管是在哲學(xué)上,還是其自己的主觀的辯解,都是不成立的。從人的成長過程來看,每個人不也是從呱呱墜地的孩子成長到符合社會要求的人嗎?沒有永遠是孩子的人,也沒有一生下來就是大人的人,只有不愿為了適應(yīng)環(huán)境而改變的人!從這些人的心理來看,或許是被困難嚇倒,或許是棄世吧!
如果他們都身負一定的責任感,應(yīng)該就有前進的理由,甚至是為了生存也應(yīng)該繼續(xù)前行,心中的“孝”字,也能成為自己活下來的理由。從達爾文的人類進化論中,我們也能看到,“物竟天擇,適者生存”在人類的社會發(fā)展中也同樣是適應(yīng)的。既然如此,我們就有被時間趕著走的必要,唯一能逃避被社會淘汰的方法就是擁有不被淘汰的理由,如果我們都是一座大廈中的沙子,我們就有存活的理由,因為都有了價值!
在與人們交往過程中,許多人不能理解什么是解決問題。大多數(shù)的人在面臨困難時,大多喜歡抱怨,這是可以理解的,這是人的應(yīng)激反應(yīng),就像觸電后自然的收回一樣,可是接下來要面臨的是如何處理被電擊的地方,而不是一味的去抱怨為什么被電到了。因此,在遇到了人生的磨難,我們要做的是,在吸取失敗的教訓(xùn)后,應(yīng)該怎樣面對迫在眉睫的事,這就要求我們應(yīng)該有未雨綢繆意識,有一定的預(yù)見性,因為機遇總是為有準備的人而提供的。
生活就是“生”的,正因為如此,我們才要活著,爭取把“生活”變成“熟活”,有的人會說生活很沒味道,是很可笑的,作為競爭激烈的現(xiàn)代人,我們應(yīng)該具備莊子的思想,雖然不能極端的想莊子的某些行為,但是,我們可以有他的一些思想,快樂是一天,不快樂還是一天,為什么不天天快樂呢?有人對人生這樣算過:“人生七十古來稀”每個人的壽命暫且只定70年,出去一半的時間我們在夢境度過,就只剩下35年了,在除去我們的工作、吃飯、洗漱等等,就只有30年了,在去掉我們的懵懂十年,老弱十年,就只有十年是自己獨享的時間了,很驚訝的數(shù)據(jù)吧?在快節(jié)奏的生活中,我們再以痛苦、抱怨、憂傷相對,就有些過分了,是不明智的!自己想怎樣度過獨享的十年,是值得每一個人思考的!
“人生”這個話題,是中國乃至世界的哲學(xué)問題,很多人是不愿周旋其中的,那是苦苦的探索而沒有定性的問題。我認為,人生是每個人的,由特殊到一般是過分的強求,每個人的經(jīng)是自己念的,即使你是最有名的評論者,對于個人的人生哲學(xué),也只能重復(fù)的敷衍了之,你愿意在自己的畫板上畫下怎樣圖案,是模仿,還是獨創(chuàng)?我們的生活的歷程,是在和自己的生命追逐的過程,每一道軌跡留下了人生的美麗畫卷,即使是失敗,那也是個人人生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正因為有了這樣的另類風景,才成就了與之相對立的輝煌!
保持自己的想法是很重要的,但是,并不是不改變自己的錯誤認識,我們要學(xué)會完善自己,人始終是成長的過程,每時每刻,我們應(yīng)該用過濾網(wǎng)似的目光去搜尋適合自己發(fā)展的條件,但是并不是趨炎附勢,見風使舵似的拜金!同時能改變不良的習(xí)性,最終活著自己,適應(yīng)社會!(采購部 何叔生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