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恰逢國慶、中秋雙節(jié)相會,所以有了一個長達八天的超長假期。本打算去看看遠方的美景,但看看高速路上車輛寸步難行、景區(qū)人潮如織的壯觀景象,想想就頭皮發(fā)麻,這哪是看景啊。唉!還是放棄吧。遠的咱走不了,那就就近去咱大宿遷的景點瞧瞧吧!怎奈天公不作美,連續(xù)多日的陰雨綿綿,就連八月十五的月亮也沒能出來露上一臉,搞得連一點出行的欲望都沒有了。
望著窗外綿綿細雨,在房間里東轉(zhuǎn)轉(zhuǎn)西看看,百無聊賴,突然瞥到書桌上一本小學必讀課本《論語》,應該是我那剛上小學的外甥女隨手扔在桌子上的。這么小的孩子就開始讀《論語》?不由心生好奇,拿起來翻了翻。這本論語是小學生版本的,摘選的也都是比較通俗易懂和經(jīng)典的語段。開篇便是那膾炙人口的經(jīng)典語段“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還有一些即熟悉又感覺陌生的在學生時代學過的幾段語句,但其中也增加了一些新的篇章,最多的便是仁愛之道“人而不仁,何禮乎?人而不仁,何樂乎?”,這也是現(xiàn)在社會提倡的文明道德的基礎。
感覺記憶一下就拉到了那書聲瑯瑯、追打嬉鬧的少年時代。好像還能聽到老師在課堂上,諄諄教導的模樣“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精髓,大家一定要認真學習、要牢記心中”。懵懂的少年時代,并不覺得這“之乎者也”能有什么精髓,反而覺得古代人說話可真難懂,哪里能夠真正懂得其中的深刻。時過境遷,現(xiàn)如今也已踏入社會多年,為生活忙碌打拼,真正能夠靜下心里拜讀這些中華文學精髓的時候,才能夠理解其中的深意,才為這些國學精粹而感到驕傲和自豪。
在這個高速發(fā)展的經(jīng)濟物質(zhì)文明時代,一切都是快速方便高效,追求速度,但缺失了精神上的引導,而國學精粹里的做人做事的理念值得現(xiàn)代人深刻反思和學習。因此,從孩子們開始就要認真學習國學精粹,必然會對他們的人生帶來很大的影響,而“人民有信仰,民族才有希望,國家才能更富強”。
(客服部 李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