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14日,英國著名物理學家斯蒂芬·霍金在英國劍橋的家中去世,享年76歲。他以非凡的智慧和毅力,在黑洞和宇宙學等研究領域取得成就,是當代最杰出的科學家之一。他的逝世是世界物理學領域的一大損失。他遺留給世人的不僅是科學領域的成就,還有他直面生活的勇氣。
霍金1942年1月8日在英國牛津出生,17歲時,進入牛津大學,在讀大學期間,他被診斷患一種罕見的運動神經(jīng)元病,被醫(yī)生告知生命僅剩兩至三年。他在走路有困難、說話不清楚的情況下,堅持研究、名聲漸起,在24歲的時候獲得了劍橋大學博士學位及研究員職務。在他43歲時因肺炎接受氣管切開術,喪失說話能力,只能靠特制的聲音合成裝置實現(xiàn)語言表達。如果換成普通人,可能會認為自己的人生就此結束了,但是霍金靠著自己的毅力依然工作著。
上帝沒能給他一副完整的身體,但是,他能夠堅強面對生活,他是完整的;他勇于挑戰(zhàn)未知,他是完整的;他能夠堅持夢想,他是完整的。也許正是失去,讓他更加完整。
而作為正常人的我們不追求像霍金那樣成為某一領域的偉人,但是我們可以做的是不對身邊不盡人意的事情進行過多的抱怨,更不能安于現(xiàn)狀。沒有人會是十全十美的,我們總會有一些方面不如別人,但這不能成為我們消沉的理由。更不能以是命運的安排這樣的借口讓自己不思進取。每個人的命運永遠掌握在自己手中,俗話說我命由我不由天,只要敢于直面生活,勇于挑戰(zhàn)困難,能夠堅持自己的夢想,終究會獲得一個美好的未來。
(技術部 皮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