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可而止,與人為善

 新聞資訊     |      2019-08-06 15:51:04

留有余地,就是指方圓處事,巧于周旋、迂回,但不可太強(qiáng),剛則易折;圓則不能再滿,不便于調(diào)解回環(huán)。掌握方圓有度,則進(jìn)退自如;制訂計劃,要留有余地;享受人生,要留有余地;批評別人,要留有余地;日常用度,要留有余地;再繁忙的工作,也要留有休息的余地;再緊張的關(guān)系,也要留有調(diào)和的余地。

聽說了一件事情,很是發(fā)人深思:一女子在行走中吐口痰,卻因為刮了大風(fēng)把痰吹到了一小伙子身上,女子看到后趕忙掏出紙巾要擦去小伙子身上的痰,嘴里說道“對不起,對不起”,但是小伙子很生氣的說“你給我舔去,女子再三的賠禮道歉,但是小伙子就是不肯罷休,非讓女子舔掉那名女子自然是不肯用嘴舔,堅持給擦掉,說這個小伙子太過分了。就這樣你一句我一句,爭執(zhí)了起來,看熱鬧的群眾越來越多,有的跟著起哄打鬧、也有對小伙子好言相勸的,可是無論女子怎么道歉,小伙子就是不依不饒,非讓她舔去不可。最后女子氣不過,從錢包里掏出一沓鈔票,當(dāng)場喊道:大家聽著,誰能把這個小伙子當(dāng)場擺平,這些錢就歸誰?話音剛落,人群中出現(xiàn)三個強(qiáng)壯的男子,對那個小伙子一陣拳打腳踢,小伙子抱頭躲閃,還是被打的眼冒金星,鼻青臉腫。等他爬起來找些人時,打人的三名男子還有那名女子早已跑的無影無蹤了。

原本一件小事情,寬以待人,也就沒什么了,可是就因為得理不饒人,強(qiáng)人所難,最終導(dǎo)致“痛打落水狗”的下場。待人寬厚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得饒人處且饒人,得理也要讓三分。中國傳統(tǒng)美德強(qiáng)調(diào)“恕道”,講究“推已及人’“已所不欲,忽施于人”。愿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都能傳承和踐行這樣的美德。

(龍河中心  劉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