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節(jié)目開始排練了。古人云:取法乎上,得法乎中;取法乎中,得法乎下。我們請來的舞蹈老師是專業(yè)舞蹈編排人員,舞姿阿娜,任何姿式由她示范都非常優(yōu)美,應(yīng)該算得上是“取法乎上”了。然而,同樣的動作,由我們來模仿,就變了味道。有很多次,站在臺上鏗鏘有力地蹦噠著,笨拙努力地學(xué)動作的時候,我都在焦急,到底要怎么做才能“得法乎”?
去年排練舞蹈的時候,我們在臺上一板一眼地跳,陳總在臺下邊看邊徒呼嗬嗬,連問:你們的腰呢,忘在家里了?
原本以為,通過去年的練習(xí),我們算是資深舞者了,哪能今年還不會擺腰?無非是幾個動作連貫一下,做出一些清風(fēng)擺柳、娉婷芙蓉狀罷了。然而,今年仍然發(fā)現(xiàn),做出這些“狀”,實在難煞人。
后來發(fā)現(xiàn),舞姿之所以不美,原因有幾個:第一,動作不熟練,跳起來疙瘩;第二,動作不規(guī)范,即便熟練也不好看。一個優(yōu)美的動作,需講究“到位”,五體四肢,無論如何舞動,始終各居其“位”,我們可沒有受到“位”的基本訓(xùn)練。第三,看不見自己的姿態(tài),不知毛病出在哪。當(dāng)沒有鏡子照自己的時候,看到的就是別人的缺點,犯了“丈二的燈臺,照見別人,照不見自家”的毛病。一旦親眼目睹到自己的舞姿,便恨不得找到地縫鉆進去,所以,舞者離不開鏡子。
我打算在在家里放塊鏡子,晚上沒事時,聞曲起舞,看著自己跳,只有先看到丑,才能明白離美的距離。等跳到自己不羞愧的時候,就可以上臺啦。
(人事行政部 吳銘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