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人》電影的感悟

 新聞資訊     |      2009-06-16 00:00:00
公司人事行政部通知:周六晚上,公司組織觀看影片《鐵人》,不得缺席遲到。幾個年輕的同事很興奮,爭相詢問是不是美國拍的科幻大片,當?shù)弥菄a(chǎn)的講述老一代石油勞模王進喜的影片時,興奮的表情馬上消失的無影無蹤。我看到后,更加認為這場電影很有必要看。在我小的時候,父輩的口口相傳就已經(jīng)讓我對他有了些認知,不算深刻,但也略知一二。今年是建國六十年,翻拍“鐵人”更加具有時代意義。之前,在電視上已經(jīng)看到了拍攝的花絮,感覺應該很不錯。果然,當我真正坐在電影院里觀看時,真的被深深的震撼了,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影片以新一代鐵人標兵劉思成的思想歷程與老一代鐵人王進喜的事跡為兩條主線,利用時空交替來描述,并用“冰天雪地”和“茫茫沙漠”這樣“冰火兩重天”的環(huán)境來烘托。老一代經(jīng)歷的是:急促奔忙的車站、人頭攢動的大會戰(zhàn)、高亢嘹亮的秦腔號子、人拉肩扛中緩緩升起的井架、驚心動魄的井噴。新一代所處的:戈壁灘的日落、蜿蜒公路上的巨型油車、悠揚的歌聲、高聳入云的現(xiàn)代化鉆臺、舒適的生活場景。一個個場景無不在述說這兩代石油人拼搏進取、無私奉獻的精神。這些場景有的很宏大,有的很細膩,但都很真實。演員的表演很到位,拍攝的手法很新鮮,拍攝視角也很獨特。創(chuàng)作人員希望通過影片使人們感動的同時,能夠更加深刻的品味到責任、堅強和奉獻。
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我國正處于建國初期,技術(shù)和設備都很落后。石油的年產(chǎn)量僅為一百萬噸,根本滿足不了生產(chǎn)和生活的需要,屬于嚴重“貧油”的國家。在大慶油田創(chuàng)建初期,以王進喜為典型的老一代石油人,冒著零下四十幾度的嚴寒,在糧食、物資和設備極度匱乏的惡劣情況下,仍然士氣高昂的參加了會戰(zhàn)。他們克服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以“寧可少活二十年,拼命拿下大油田”的頑強意志,苦干五天五夜,終于打出了大慶的第一口井。特別是“鐵人”說的:國家貧油,將像漢子貧血。漢子貧血就沒有力氣養(yǎng)活老婆、孩子。國家貧油,就不可能強大,就會受別人欺負。在那樣的年代,他們以樸實和無私的行動,表達了對祖國的熱愛,奠定了祖國大發(fā)展的基礎。他們的這種精神在新時代也得到延續(xù),影片中劉燁飾演的新時代石油工人,生活在二十一世紀,是我們國家蓬勃發(fā)展、國富民強的時代。他們操作著高科技的設備,生活上也享受到了很好的待遇,但也承受了心靈上的空虛,在茫茫戈壁承受著寂寞,忍受著和家人分離的痛苦,辛勤的工作著。他們踏著老一輩的足跡,繼承了老一輩的事業(yè),這種執(zhí)著的精神正是新一代中國人生生不息、頑強不屈的體現(xiàn)。
面對現(xiàn)在是多元化的時代,外來因素的影響不容忽視,新一代的信念和追求都有了很大的變化,有的已經(jīng)完全背離了方向。我們看到的是鐵人的精神更應該得到大力的倡導,它提倡的熱愛祖國、無私奉獻;它提倡在愛崗敬業(yè)中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提倡面對困難時永不服輸,沒有條件創(chuàng)造條件也要克服困難;他還提倡………。歷史的車輪永遠向前,“鐵人”的精神永遠都不會過時,就像是太陽一樣永遠給我們力量。客戶服務部 郁莉供稿)